重置676

  1. 52年的大災變週期
  2. 第十三次大災變週期
  3. 黑死病
  4. 查士丁尼的瘟疫
  5. 確定查士丁尼瘟疫的日期
  6. 塞浦路斯和雅典的瘟疫
  1. 青銅時代晚期的崩潰
  2. 676年的重置週期
  3. 氣候的突然變化
  4. 青銅時代早期的崩潰
  5. 史前的重設
  6. 摘要
  7. 權力的金字塔
  1. 外國土地的統治者
  2. 階級鬥爭
  3. 重置在流行文化中
  4. 啟示錄2023
  5. 世界信息戰
  6. 該怎麼做

青銅時代早期的崩潰

在這一章和下一章中,我將專注於尋找最古老的重置,以驗證關於其周期性發生的理論。 這兩章不是理解這個主題的必要條件,所以如果你現在時間不多,可以把它們留到以後,現在繼續讀第12章。

資料來源。 我從維基百科(4.2-kiloyear event)和其他資料中提取了本章的信息。

在前幾章中,我介紹了過去三千年中的五次重置,並表明它們的年份與由行星排列決定的重置週期完全吻合。 這不可能只是一個隨機的巧合。 從邏輯上講,這個週期的存在是肯定的。 然而,我們不妨更深入地了解過去,檢查在最古老的時代是否也有重置,以及它們發生的年份是否證實了676年重置週期的存在。 我寧願格外確定下一次重置確實會到來,而不是犯錯,讓你受到不必要的驚嚇。 我創建了一個表格,顯示重置應該發生的年份。 它涵蓋了過去一萬年的時間,這意味著我們將對歷史進行非常深入的挖掘!

不幸的是,對過去越是深入,就越難找到自然災害的痕跡。 在史前時期,人們沒有使用文字,所以他們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記錄,過去的災難已經被遺忘。 最早的地震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 之前肯定也有地震,但沒有記錄。 幾千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要少得多--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取決於不同的時期。 因此,即使有瘟疫,由於人口密度低,它也不太可能蔓延到全世界。 反過來,那個時期的火山噴發的時間精確到100年左右,這太不精確了,無法幫助尋找重置的年份。 幾千年前的信息是稀少的,不准確的,但我認為有一個方法可以找到過去的重置,或者至少是最大的重置。 最強烈的全球大災難會導致長期的冷卻和乾旱,留下永久的地質痕跡。 從這些痕跡中,地質學家可以確定反常的年份,即使它們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 這些氣候異常使我們有可能找到最強大的重置。 我設法找到了幾千年前的五次最大的自然災害。 我們將檢查它們中是否有任何一個落在表格中所示的年份附近。

在一個新的標籤頁中打開表格

週期變化性

我所描述的最後一次重置是公元前1095年青銅時代晚期的崩潰。 這是公元前第二個千年(公元前2000-1000年)唯一的全球性大災難。 雖然該表將公元前1770年作為可能重置的日期,但在那一年沒有任何重大災難的跡象。 這裡可能有一個微弱的重置,但關於它的記錄並沒有保存下來。 下一次全球大災難只發生在第三個千年,離表格中給出的公元前2186年不遠了。 然而,在我們看到那時發生的事情之前,我將首先解釋為什麼在公元前1770年沒有重置。

古代美國人將52年周期的持續時間定義為52年365天,也就是正好18980天。 我想這是土星的磁極週期性逆轉的時期。 雖然這個週期以顯著的規律性反復出現,但有時它可能會短一點,有時會長一點。 我認為這種變化最多可以達到30天,但通常少於幾天。 與週期的持續時間相比,這是一個微觀的變化。 週期是非常精確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微妙的。 雖然差異很小,但它隨著每個連續的周期而累積。 經過幾千年的時間,實際狀態開始偏離理論。 經過多次的周期運行,差異變得足夠大,以至於52年和20年的周期之間的實際差異會與表格的指示略有不同。

公元前1770年是52年周期的第73次連續運行,從表格的開頭算起。 如果這73個週期中的每一個都只延長4天(使其持續18984天而不是18980天),那麼週期的差異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以至於公元前1770年的重置不會像表中顯示的那樣強烈。 然而,公元前2186年的重置將是強大的。

如果我們假設52年的周期平均比表中所示長4天,那麼公元前2186年的重置不僅應該更強,而且應該更晚一些。 從這額外的4天來看,在周期的81次過後,總共積累了324天。 這使重置的日期轉移了近一年。 它將不會發生在公元前2186年,而是在公元前2187年。 在這種情況下,重置的中間時間將是該年的年初(大約1月)。 由於重置總是持續2年左右,那麼它應該大致從公元前2188年的年初持續到公元前2187年的年底。 而正是在這些年裡,應該會有一次重置。 至於當時是否有重置,我們稍後將進行檢查。

還有一件事是值得注意的。 如果我們看一下這個表,我們會發現,類似程度的重置每3118年重複一次。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由於52年周期的變化,重置實際上不是那麼有規律。 該表顯示,2024年的重置將和公元前1095年的重置一樣強烈。 我認為你不應該以此為指導。 在我看來,公元前1095年的差異實際上比該表顯示的要大一些,而且重置的強度也沒有達到最大。 因此,2024年的重置有可能比青銅時代晚期的重置更加劇烈。

青銅時代早期的崩潰

現在我們關注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4.2公里的事件,當時全世界的偉大文明都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和社會混亂。 有廣泛的地質證據表明,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也就是青銅時代早期結束時,氣候突然下滑。 這一氣候事件被稱為公元前4.2公里的事件。 這是全新世時期最嚴重的干旱期之一,持續了大約200年。 這個異常現像如此嚴重,以至於它界定了全新世兩個地質時代的分界線--北格里佈時代和梅加拉亞時代(現在的時代)。 它被認為導致了埃及舊王國、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德帝國和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的崩潰。 乾旱也可能啟動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崩潰和其人民為尋找適合生活的棲息地而向東南部的遷移,以及印歐民族向印度的遷移。 在巴勒斯坦西部,整個城市文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崩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非城市的文化,持續了大約三百年。(參考) 早期青銅時代的結束是災難性的,帶來了城市的毀滅,廣泛的貧困化,人口的急劇下降,放棄了通常能夠通過農業或放牧支持大量人口的大片地區,以及人口分散到以前是荒野的地區。

公元4.2千禧年的氣候事件的名稱來自其發生的時間。 國際地層委員會(ICS)將這一事件的年份定為BP4.2千年(現在之前)。 這裡值得解釋一下BP這個縮寫詞的確切含義。 BP是地質學和考古學中使用的一種計算年份的系統。 它是在1950年左右引入的,所以1950年被採用為"現在"。 因此,舉例來說,100BP對應於公元1850年。 在換算公元前的年份時,必須再減去1年,因為沒有零年。 要將BP年轉換為BC年,必須從中減去1949年。 因此,4.2千禧年事件(4200 BP)的官方年份是公元前2251年。 在維基百科中,我們還可以找到這一事件的另一個年份--公元前2190年--由最新的樹齡學研究確定。(參考) 在本章的最後,我將研究這些數據中哪個更可靠,以及它們之間存在如此大的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4.2千禧年事件的全球分佈。 用線標出的區域受到潮濕條件或洪水的影響,虛線區域受到干旱或沙塵暴的影響。
旱災

在北非、中東、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次大陸和北美洲中部,記錄了一個大約公元前4.2千禧年的強烈乾旱階段。 在地中海東部地區,特別乾旱的氣候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突然開始,死海的水位下降100米就說明了這一點。(參考) 諸如死海地區和撒哈拉地區,這些曾經被定居或耕種的地區,變成了沙漠。 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的湖泊和河流的沉積物芯顯示,當時的水位出現了災難性的下降。 美索不達米亞的干旱化可能與北大西洋的海面溫度變冷有關。 現代分析表明,極地大西洋的反常冷卻表面導致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降水大量減少(50%)。

公元前2200年至2150年間,埃及遭受了一場特大干旱,導致了一系列異常低的尼羅河洪水。 這可能導致了飢荒,並促成了舊王國的崩潰。 舊王國崩潰的日期被認為是公元前2181年,但當時埃及的年表是非常不確定的。 事實上,它可能早於或晚於幾十年。 在舊王國末期,法老是佩皮二世,據說他的統治持續了94年之久。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個長度被誇大了,佩皮二世實際上少統治了20-30年。 因此,舊王國崩潰的日期應該被移到過去的同一時期。

無論崩潰的原因是什麼,隨後是幾十年的飢荒和紛爭。 在埃及,第一中間時期開始了,也就是黑暗時代的時期。 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時期,因為當時的記錄很少被保存下來。 其原因可能是這一時期的統治者沒有寫下他們失敗的習慣。 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他們寧願對此事保持沉默。 關於遍及埃及的飢荒,我們從一位省長那裡了解到,他吹噓自己在那個困難時期成功地為人民提供了食物。 第一中間時期早期的提名人安赫蒂菲墓上的一個重要銘文描述了該國飢荒纏身的悲慘狀況。 安赫蒂菲寫道,飢荒是如此可怕,以至於人們都在吃人。

整個上埃及都快餓死了,以至於 每個人都得吃自己的孩子,但我設法讓這個國家沒有人餓死。 我把糧食借給了上埃及......在這些年裡,在赫法特和霍爾默鎮得到滿足後,我使埃利芬廷的房子得以生存......整個國家變得像一隻飢餓的螞蚱, 人們去北方和南方(尋找糧食),但我從不允許發生任何人不得不從這裡出發到另一個國家的情況。

Ankhtifi

Inscriptions 1–3, 6–7, 10 and 12; Vandier 1950, 161–242

阿卡德帝國是第二個將獨立社會納入單一帝國的文明(第一個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古埃及)。 據稱,該帝國的崩潰是受到一場大範圍的、長達幾個世紀的干旱和大範圍飢荒的影響。 考古學證據記錄了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農業平原的廢棄,以及大量難民在公元前2170年左右湧入美索不達米亞南部。 阿卡德帝國的崩潰發生在氣候反常現像出現後約一百年。 小規模定居人口對北部平原的重新填充只發生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即崩潰後的幾個世紀。

亞洲長期沒有降雨與季風的普遍減弱有關。 大面積的嚴重缺水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導致阿富汗、伊朗和印度的定居城市文化的崩潰。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中心被遺棄,被不同的當地文化所取代。

水災

乾旱可能導致了公元前三千年末中國中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崩潰。 同時,黃河中游地區經歷了一系列與傳說中的堯和大禹有關的特大洪水。 在沂水河流域,繁榮的龍山文化受到了降溫的影響,水稻收成大大減少,導致人口大幅下降。 公元前2000年左右,龍山文化被越西文化取代,越西文化的陶器和青銅器數量較少,工藝也不復雜。

(參考) 傳說中的貢禹大洪水是中國古代的一次大洪水事件,據說至少持續了兩代人。 這場洪水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帝堯的領土上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倖免。 它導致了巨大的人口遷移,與風暴和飢荒等其他災害同時發生。 人們離開自己的家園,住在高高的山上或樹上的巢穴裡。 這讓人想起阿茲特克人的神話,它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即一場持續了52年的洪水,人們住在樹上。 根據中國的神話和歷史資料,這場洪水的時間傳統上是公元前三千年,在帝堯統治時期。 現代天文學家根據對神話中的天文數據與現代天文分析的比較,基本上確認了堯統治時期的日期為公元前2200年左右。

地震

(參考) 克勞德-謝弗(Claude Schaeffer)是20世紀法國最傑出的考古學家,他推測導致歐亞大陸文明終結的災難起源於毀滅性的地震。 他分析和比較了從特洛伊到里海的Tepe Hissar以及從黎凡特到美索不達米亞的近東地區40多個考古遺址的破壞層。 他是第一個發現所有這些定居點被完全摧毀或被遺棄多次的學者:在青銅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顯然是同時。 由於這些破壞沒有顯示出軍事介入的跡象,而且無論如何都太過分和廣泛,他認為反復發生的地震可能是原因。 他提到,許多遺址顯示,破壞是與氣候變化同時發生的。

(參考) Benny J. Peiser說,亞洲、非洲和歐洲的第一批城市文明的大多數遺址和城市似乎都是在同一時間崩潰的。 希臘(~260)、安納托利亞(~350)、黎凡特(~200)、美索不達米亞(~30)、印度次大陸(~230)、中國(~20)、波斯/阿富汗(~50)和伊比利亞(~70)的大多數遺址在公元前2200±200年左右崩潰,顯示出明確的自然災害或迅速廢棄的跡象。

瘟疫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戰爭、瘟疫、死亡和疾病之神

事實證明,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即使是瘟疫也沒有放過人們。 這可以從當時的統治者之一納拉姆-辛的銘文中得到證明。 他是阿卡德帝國的一位統治者,按照中間紀年法,他大約在公元前2254-2218年在位(或者按照短紀年法,在2190-2154年在位)。 他的銘文描述了對埃布拉王國的征服,埃布拉王國是敘利亞最早的王國之一,是整個公元前三千年的一個重要中心。 銘文顯示,對這一地區的征服是在涅伽爾神的幫助下實現的。 蘇美爾人認為Nergal是瘟疫之神,因此將他視為負責發送疾病和流行病的神。

自人類誕生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國王摧毀過阿瑪努姆和埃布拉,但 涅伽爾神通過(他的)武器 為強大的 納拉姆-辛開闢了道路,並將阿瑪努姆和埃布拉給了他。 此外,他還把阿瑪努斯、雪松山和上海給了他。 通過大干神的武器,他放大了自己的王權,強大的納拉姆-辛征服了阿瑪努姆和埃布拉。

Inscription of Naram-Sin of Akkad, E 2.1.4.26

上帝Nergal為征服幾個城市和土地開闢了道路,一直到"上海"(地中海)。 由此可見,這場瘟疫肯定摧毀了相當大的區域。 然後,最後一擊是由達根--負責收穫的神--進行的。 他可能負責農業和糧食。 因此,在瘟疫發生後的一段時間裡,可能是乾旱造成了歉收。 有趣的是,根據正確的年表(短年表),Naram-Sin的統治與重置應該發生的時間相吻合(公元前2188-2187)。

火山

一些科學家批評了將4.2公里的事件視為一個地質時代的開始的決定,認為這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被錯誤地當作一個事件的幾個氣候異常現象。 這種懷疑可能是由於在重置前後不久發生了幾次強大的火山爆發,這對氣候產生了額外的重大影響。 火山爆發在地質學和樹齡學上留下了非常明顯的痕跡,但並不像瘟疫和乾旱那樣導致文明的崩潰。

在重置的時間附近有三次巨大的噴發。
- Cerro Blanco(阿根廷;VEI-7;170 km³)--我之前已經確定它正好在公元前2290年噴發(短時序),也就是在重置前大約100年。
- 白頭山(北朝鮮;VEI-7;100 km³)--這次噴發的時間是公元前2155±90年。(參考) 所以它有可能發生在重置期間。
- 欺騙島(南極洲;VEI-6/7;約100 km³)--這次噴發的時間是公元前2030±125年,所以它發生在重置之後。

事件的日期

國際地層委員會將4.2公里事件的日期定為公元1950年之前的4200年,也就是公元前2251年。 在前面的一章中,我表明,歷史學家給出的青銅時代的日期應該移位64年,以便將其轉換為正確的短紀年法。 請注意,如果我們將公元前2251年移位64年,就會出現公元前2187年,而這恰恰是應該重置的年份

地質學家根據從印度東北部的一個洞穴中取出的一個矛狀物(如圖所示)的氧同位素的差異,確定了4.2千禧年事件的起點。 Mawmluh洞穴是印度最長和最深的洞穴之一,那裡的條件適合保存氣候變化的化學痕跡。 來自岩漿的氧同位素記錄顯示了亞洲夏季季風的明顯減弱。 地質學家精心挑選了一個能保存其化學特性的岩漿。 然後他們非常小心地從一個顯示氧同位素含量變化的地方取了一個樣本。 然後,他們將氧同位素的含量與其他物體中的含量進行了比較,這些物體的年齡是已知的,並且之前已經由歷史學家確定。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那個時期的整個年表被移位了64年。 而這就是為4.2公里的事件定年的錯誤是如何產生的。

S.Helama和M. Oinonen (2019)(參考) 根據樹環同位素年代學,將4.2千禧年的事件定為公元前2190年。 該研究顯示,公元前2190年和1990年之間存在同位素異常。 這項研究表明歐洲北部的極端陰霾(潮濕)條件,特別是在公元前2190年和2100年之間,反常的條件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990年。 這些數據不僅顯示了該事件的精確年代和持續時間,而且還揭示了其兩階段的性質,並強調了早期階段的更大規模。

樹齡學家通過將同一時期生長的不同樹木的樣本聯繫在一起,創建一個年表。 通常情況下,他們只測量樹環的寬度,以便在兩個不同的木材樣本中找到類似的序列。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還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確定了樣本的年齡。 這種方法使得準確測定環數少得多的木材的日期成為可能,這提高了樹齡學測定的準確性。 研究人員發現的事件發生年份與預計重置的年份僅相差2年。


在4.2公里的事件中,發生了典型的全球大災難的所有類型的災害。 同樣,有地震和瘟疫,以及突然和劇烈的氣候反常。 這些異常現象持續了兩百年,在一些地方表現為特大干旱,在另一些地方表現為大雨和洪水。 所有這一切再次導致了大規模的移民和文明的崩潰。 然後又出現了黑暗時代,也就是歷史斷裂的時候。 這次重置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它標誌著地質時代的邊界!在我看來,這一事實表明,4.2萬年前的重置可能是歷史上最嚴重的重置,超過了之前描述的所有重置。

下一章。

史前的重設